五组6KV漏电起痕试验仪 耐电痕化指数测试仪 漏电起痕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漏电起痕测试的 目的是评估绝缘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安全性能,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模拟实际风险
通过电场和电解液的联合作用,模拟家用电器中带电部件在绝缘表面沉积导电物质后可能引发的爬电、 或起火危险。例如,在潮湿或污染环境下,绝缘材料表面的污物和潮气可能导致漏电,进而腐蚀材料并破坏绝缘性能。
加速测试与安全验证
该测试采用条件加速实验,快速区分不同材料的抗漏电起痕能力(如CTI和PTI指标),确保产品在特定环境下的使用安全。例如,空调等电器在“回南天”等高湿环境中需通过此测试验证电路板的可靠性。
标准合规性
测试依据GB/T 4207、IEC 60112等标准,为照明设备、低压电器、汽车电子等产品的质检提供依据。
五组6KV漏电起痕试验仪 耐电痕化指数测试仪 启动与监控
开始试验
点击“启动”按钮,系统自动滴液并施加电压,监控电流变化。
若电流≥0.5A持续2秒,设备自动切断电源并记录数据。
结果判定
观察试样表面是否形成导电通道(漏电痕迹),记录CTI(相比电痕化指数)或PTI(耐电痕化指数)。
前期准备样品处理
试样尺寸需≥15mm×15mm,厚度≥3mm,表面清洁无杂质。
预处理条件:温度23℃±5℃,湿度50%±10,处理24小时以上。
设备检查
电极需为铂金材质,尺寸(5±0.1)mm×(2±0.1)mm,夹角60°±5°,间距4.0mm±0.1mm,压力1.00N±0.05N。
试验电压范围100~600V,液滴高度35mm±5mm,间隔时间30±5秒?。
漏电起痕试验仪的工作原理机制及实用性,耐电痕化指数测试 漏电起痕试验机使用注意事项。
触发条件:出现>10mA的瞬态电流
干预步骤:
① 紧急切断高压电源
② 检查电极表面是否存在毛刺(放大镜20倍观察)
③ 测量试样表面污损(白度仪ΔE>3需清洁)
关键提示:电解液污染将导致CTI值偏差高达40%!每批次需留存10mL样本备查。
三、预防性维护计划表
周期 维护项目 技术指标 验收标准
季度 电极对中度校准 激光对中仪检测偏移≤0.05mm 500V放电轨迹居中无偏斜
半年 漏电流测量系统校验 注入1mA标准电流,示值误差≤2% 数据记录与标准源偏差<0.02mA
年度 整机绝缘强度测试 输入-输出端耐压AC 3000V/1min 漏电流<5mA
800h 机械传动部件更换 X轴导轨/丝杠油脂更新 移动速度波动≤±1%
漏电起痕试验机的维护保养方法。之前我详细介绍了测试项目和标准,现在需要转向设备维护了。用户可能是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或者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用户可能不仅仅想要简单的清洁步骤,而是希望有一套系统性的维护方案,包括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深层需求可能是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确保测试数据不被设备问题影响。
之前的回复里已经分了硬件、电解液、电气校准等模块,但用户可能会关心具体操作细节。比如电解液配置的温度范围,或者校准周期是否有依据。需要补充这些实用细节,比如提到电导率校准的温度补偿公式(25℃基准),或者电极打磨的目数要求(400目砂纸)。
启动与监控
开始试验
点击“启动”按钮,系统自动滴液并施加电压,监控电流变化。
若电流≥0.5A持续2秒,设备自动切断电源并记录数据。
结果判定
观察试样表面是否形成导电通道(漏电痕迹),记录CTI(相比电痕化指数)或PTI(耐电痕化指数)。
前期准备样品处理
试样尺寸需≥15mm×15mm,厚度≥3mm,表面清洁无杂质。
预处理条件:温度23℃±5℃,湿度50%±10,处理24小时以上。
设备检查
电极需为铂金材质,尺寸(5±0.1)mm×(2±0.1)mm,夹角60°±5°,间距4.0mm±0.1mm,压力1.00N±0.05N。
试验电压范围100~600V,液滴高度35mm±5mm,间隔时间30±5秒?。
漏电起痕试验仪的工作原理机制及实用性,耐电痕化指数测试 漏电起痕试验机使用注意事项。
另外,用户可能遇到一些常见但棘手的问题,比如液滴计数器不准导致的数据异常。这时候需要给出诊断步骤:先检查红外传感器窗口是否污染,再校准滴液速度到30±3秒/滴。维护日志的模板也很重要,用户可能需要记录每次液滴高度的微调值(比如调到35mm后数据恢复正常)。
对于高频使用的实验室,还需要强调关键部件的寿命预警。比如电极超过500次测试后即使打磨也会出现凹坑,必须更换,否则CTI值会虚高。这些实际经验可能比手册上的通用建议更有价值。
后,用户可能希望有应急预案,比如测试中突然断电的处理流程:先保存当前数据,再排空电解液管路防止结晶。这类细节能体现 度,避免用户因操作不当损坏精密部件。
以下是漏电起痕试验机全维度维护保养指南,涵盖日常维护、深度保养及故障预防策略,确保测试数据 可靠:
部件维护清单
部件 保养频率 操作规范 工具/耗材
铂金电极 每次测试后 ① 用400目砂纸单向打磨去除碳化物
② 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分钟
③ 游标卡尺测量 间距(4.0±0.1mm) 砂纸、超声波清洗机、游标卡尺
液滴计数器? 每周 ① 校准液滴速度(30±3秒/滴)
② 检查蠕动泵管弹性(发硬立即更换)
③ 清洁红外传感器窗口 标准秒表、硅胶泵管(φ3×5mm)
高压发生器 每月 ① 空载电压校准(±1%误差)
② 检查接地电阻<0.1Ω
③ 清理散热风扇灰尘 高压表(0.5级)、接地电阻仪
?试验箱体? 每日 ① 试验后立即用去离子水擦拭内壁
② 通风干燥防结晶
③ 检查排风系统风速(≥0.5m/s) 无纺布、风速仪
前期准备样品处理
试样尺寸需≥15mm×15mm,厚度≥3mm,表面清洁无杂质。
预处理条件:温度23℃±5℃,湿度50%±10,处理24小时以上。
设备检查
电极需为铂金材质,尺寸(5±0.1)mm×(2±0.1)mm,夹角60°±5°,间距4.0mm±0.1mm,压力1.00N±0.05N。
试验电压范围100~600V,液滴高度35mm±5mm,间隔时间30±5秒?。
漏电起痕试验仪的工作原理机制及实用性,耐电痕化指数测试 漏电起痕试验机使用注意事项。
性能指标
1、电极:厚 0.5mm 材质:不锈钢;
2、上下电极距离:50.0mm±0.1;
3、试验电压:100V-6000V 可调;
4、调压器:输出:0~250V 可以调,容量 5KVA;
5、试验变压器:容量 5KVA,高输出电压 AC6000V(或 DC6000V 可选) ;
6、高精度稳压器:输出 AC220V 功率 6000W,精度±1%;
7、回路电流为 60mA 时,切断电压输出;
8、试验时间:6 小时;
9、滴液精度:0.5%;
10、电压稳定度:±1%;
11、起痕判断:依标准 GB/T6553-2003/4.1.2 规定,在试样上施加电压(2.5k V,3. 5k V 和 4.5k V) ,并以一定流速滴污染液,在 60mA 以下的电流持续 6H 不过流即为通过;
12、滴液装置:
采用雷弗精密蠕动泵,流量范围 0.00185 ~20 毫升/分钟,工作转速 0.1~50 转/分钟,流量精度误差:<0.5%;
13、输出电压:交流/直流(可切换)
14、实验组数:五组
15、控制装置:采用西门子 PLC+台湾威纶触摸屏控制,控制精密,操作简单,设计完全人性化,试验结
束自动生成报告,面板热敏打印机可以适时打印试验结果;
15、外形尺寸(mm):710(宽)×365(深)×760(高) 箱体内容积:0.1m3
16、机箱: 采用 SUS304 不锈钢(拉丝面) ;
17、污液槽采用 316 不锈钢,加装密闭装置。
滴液装置时间常数可调,使滴液量和滴液时间间隔得到 控制。
配置:建议选配电子测重装置
产品保修承诺:
1、免费送货到用户的地点,免费指导安装、培训及调试。
2、保修期内人为损坏的零部件按采购(加工)价格收费更换。
3、保修期外继续为用户提供 技术服务,在接到用户维修邀请后3天内派工程师到达用户现场进行维修。并享有优惠购买零配件的待遇。
4、传感器过载及整机电路超压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
5、产品质保期:自安装正常使用日起一年;
6、软件升级:终生免费提供新版本控制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