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信息
全自动碳纸及双极板电阻率测试仪 用于双极板材料本体电阻率和双极板与炭纸之间的接触电阻的测量和分析.
4.3吋液晶屏幕显示:电阻、电阻率、方阻、温度、单位换算、温度系数、电流、电压、探针形状、探针间距、厚度 、电导率、电阻率、压强,自动测量、集成电路系统、恒流输出,如选购PC软件,可以分析在不同压力下接触电阻得变化曲线图谱. 由电脑操控,并保存和打印数据,自动生成报表. 提供中文或英文两种语言操作界面选择.
全自动碳纸及双极板电阻率测试仪 参数资料
1.方块电阻范围:10-5~2×105Ω/□
2.电阻率范围:10-6~2×106Ω-cm
3.测试电流范围:0.1μA ,1μA,10μA,100µA,1mA,10mA,100 mA
4.电流精度:±0.1%读数
5.电阻精度:≤0.3%
6.显示读数:液晶显示:电阻、电阻率、方阻、温度、单位换算、温度系数、电流、电压、探针形状、探针间距、厚度 、电导率、电阻率、压强等.
7.测试方式: 四探针测量(体电阻率)和四端法(接触电阻测量)
8.压力范围:0-1000kg(0-4MPa).
9. 样品形状为正方形(镀金电极为5cm×5cm),面积为25cm2(其他规格定制)
10.工作电源: 输入: AC 220V±10% ,50Hz 功 耗:<30W
11.标配:测试探头1个;测试平台1个;主机1套;加压装置1套;
应用场景
该设备在以下环节发挥关键作用:
能源材料研究:分析材料导电性能与组成、结构的关系,优化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
质量控制:对生产线上的材料进行快速筛选,确保电阻率符合标准(如GB/T 20042.6)
双极板低阻电阻率测试仪是专门用于测量双极板材料电阻率、接触电阻等关键参数的 设备,在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能源领域有广泛应用。
主要功能与测试原理
这类测试仪通常具备以下核心功能:
垂直电阻率测试:样品置于镀金电极间,施加递增压强(如0.05MPa间隔),记录电阻值直至变化率≤5%,采用四端法消除接触电阻。
水平方向方阻测试:通过四探针法测量,电流范围0.1μA~100mA,通过电压/电流比计算体电阻率。
接触电阻分析:可测量双极板材料本体电阻率及双极板与炭纸之间的接触电阻。
标准测试流程
以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测试为例,标准流程包括:
测试前准备:样品裁切至标准尺寸(如10×10cm),用无水乙醇清洁表面;仪器预热30分钟并进行四探针校准。
参数设置:输入样品厚度、测试电流(建议1-100mA范围),选择直流四探针法(ASTM F390标准)。
执行测试:仪器自动完成接触电阻补偿、多电流点扫描(5组数据取平均)
如何正确使用双极板电阻测试仪?
以下是双极板电阻测试仪的标准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综合行业规范与操作要点:
一、测试前准备
样品处理
裁切双极板至标准尺寸(如10×10cm或25×60mm),确保表面平整无划痕。
用无水乙醇清洁表面,去除油污/粉尘,晾干后置于干燥器备用。
仪器校准
开机预热30分钟,使用标准电阻块(如100mΩ)进行四探针校准。
验证探针间距精度(±0.1mm)及压力传感器灵敏度。
环境控制
实验室温度保持25±2℃,湿度≤60%RH,避免材料吸湿影响电阻。
二、测试操作流程
安装样品
将双极板平放于绝缘测试台,探针垂直对准中心区域(避开边缘10mm)。
施加标准接触压力(通常5-10N,按材料硬度调整)。
参数设置
输入样品厚度(千分尺测量3点取均值)及测试电流(建议1-100mA范围)。
选择测试模式:直流四探针法(ASTM F390标准)。
执行测试
启动自动测试,仪器依次完成:
接触电阻补偿(软件自动扣除)
多电流点扫描(5组数据取平均)
实时显示电压电流曲线(线性度>99%为有效)。
三、注意事项
样品一致性:不同批次材料需分别抽样测试,每组至少3个有效数据。
安全操作:避免探针与样品边缘接触,防止局部电阻测量误差。
数据记录:保存原始电压/电流数据,便于复现与验证。
四、常见问题处理
数据异常:检查探针接触压力是否均匀,或重新清洁样品表面。
仪器误差:定期校准标准电阻块,确保四探针法精度。
以上流程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场景的双极板电阻测试
粉末电阻率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欧姆定律和四探针法,结合特定电极配置和几何修正因子实现精确测量。以下是核心原理及技术细节:
一、基础原理
欧姆定律法
通过向粉末样品两端施加稳定电压 U,测量通过样品的电流 I,根据公式
R=U/I 计算电阻 R。该方法适用于简单电阻测量,但易受接触电阻影响。
四探针法
电极配置:四根等间距探针接触样品,外侧两根通入恒定电流 I,内侧两根测量电压降
U,通过公式 R=(U/I)×k 计算电阻,其中
k 为几何修正因子。
优势:消除接触电阻干扰,电流分布更均匀,适用于粉末压片或松散样品的电阻率测量。
二、测试流程与修正
粉末压片法
将粉末压制成薄片后测量,通过厚度
l 和面积
S 计算电阻率
ρ=R×(S/l)。同步测量压强与电阻率变化,可绘制“电阻率-压强”曲线。
电导率转换
电导率
σ=1/ρ,部分仪器直接输出电导率值,范围覆盖
三、技术优化
多通道测量:新型设备采用多探针阵列,减少电流非线性分布误差,提升重复性。
自动化计算:集成软件自动修正几何参数,支持数据实时分析及报告生成。
四、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电池材料(如磷酸铁锂正极)、半导体粉末、石墨等导电性能评估,需确保样品干燥且颗粒均匀
电阻率-导电率测试
电阻率和导电率是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参数,它们互为倒数关系。电阻率测试主要是评估材料的导电性能,而导电率则是材料导电能力的直接体现。以下是对电阻率-导电率测试的详细解答:
一、测试原理
电阻率和导电率的测试基于欧姆定律,即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阻率(ρ)和电导率(σ)的关系为:σ = 1/ρ。在测试中,通过测量待测样品两端的电压和流经的电流,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电阻值,进而求得电阻率或导电率。
二、测试方法
四端法:
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通过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流经的电流来确定电阻值。
优点:测量准确度高,适用于对电阻值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探针法:
通常用来测量半导体的电阻率,具有不需要校准的优点。
原理:利用四根等间距的探针插入待测样品中,通过测量探针间的电压和电流关系来计算电阻率。
粉末电阻率测试仪:
适用于粉末材料的电阻率测试,如上图所示,通过施加压力于模腔内粉末样品上,实时测量随着样品受到的压强变化而产生的电阻率或电导率数据。
三、测试仪器
电导率测试仪:一种用于测量物质电导率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土壤分析、液体浓度测量等方面。
粉末电阻率测试仪:如ST2263双电测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适用于粉末材料的电阻率测试。
四、测试步骤
样品准备:
粉末样品:按体积至少需要1ml以上。
块状/薄膜:直径>1cm,厚度>1mm(避免探针刺穿样品)。
溶液:*少需要10mL。
仪器设置:
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低阻计或高阻计)。
设置测试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进行测试:
将样品放置于测试仪器的测试区域。
启动测试仪器,进行电阻率或导电率的测试。
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测试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测试仪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
样品处理:在测试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干燥、研磨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因素: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进行比较和分析。
六、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电学性质。
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测试结果,可以分析材料的差异和性能优劣。
结合其他测试手段(如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可以进一步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电阻率-导电率测试是评估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仪器和步骤,可以准确测量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电率,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于仪器返厂维修:- 维修维护全面 :设备损坏后,使用者往往对设备损坏情况描述不清、不全面,经常会出现技术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发现工具不全或者零配件需要更换却没有提前准备零配件,常常会造成被动或者维修迟缓的局面,耽误客户使用。设备返厂维修,厂内零配件及工具齐全,技术人员在维修设备同时,按照公司要求会利用厂内设施为返厂的设备做系统的维护,将一些细微的毛病及早解决。
送样要求及注意事项:
粉末测量装置与模具:为确保测试的准确性,需要使用内径为10mm、高度为25mm的模具来制备粉末样品。模具的规格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以避免因模具尺寸不当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样品制备:将粉末样品均匀填充到模具中,并压实以确保样品密度的一致性。样品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引入杂质或气泡,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测试环境:测试应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应确保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操作规范: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试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或损坏仪器。
综上所述,粉末电导率测试和电阻率是评估粉末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四探针法和 的粉末电阻率测试仪,可以准确测量粉末材料的电阻率和电导率,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送样要求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